你好! - 轻松快乐从此开始!

务农网--农民|农村|农业|农民工|养殖技术|种植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农村>

老人、信仰与秩序——武功新庄村调查报告(一)(4)...

时间:2006-10-30 01:10来源:西部农村网 作者:王习明 点击:等待统计信息……
摘要:发起修通到杨陵的村级公路的是离休干部张志学。张志学,1925年出生,1948年参加革命,曾任过中共武功县最早的地下党党小组长、县食品公司党委书记,……

发起修通到杨陵的村级公路的是离休干部张志学。张志学,1925年出生,1948年参加革命,曾任过中共武功县最早的地下党党小组长、县食品公司党委书记,1980年离休回村,仍坚持在每月农历十四到镇上参加镇离休干部党小组的活动。据他介绍,镇离休干部党小组原有13名,现在只有7名了。他在村中资格最老,所拿退休金最高,每月1350元,但由于为人小气,好计较个人得失,在本户族内没有多少威望,在村组内影响力也不及张益群。因此,他一直想寻找机会为村民办件好事,来获得村民的尊重。 www.wunong.net- RiuE0c1_kpN3YV!+

杨陵是国家农业示范区、西北农业大学所在地,与新庄村相连,村民经常到那里打工。但由于没有公路,不能骑车,只能步行,往来很不方便。村民多次建议修一条连通杨陵的村级公路,但由于武功县属咸阳市,杨陵属省直管,镇县市一直没纳入乡村道路规划,没有拨款,村干部也以无钱为由拒绝。2001年,张志学召集余家底和别家底两个自然村的退休人员开会,号召他们每人捐100元到300元,并签名申请镇县拨款补助。同时张召集主要受益的一东、一西、一中和7组组长开会,要他们组织劳力和动员群众按人平5元集资,并带他们划定了公路的线路。张还多次自付车费到镇县找政府拨款和新庄村在外地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捐款。但由于他平时威信不够,这次捐款数额又只捐了200元——当时曾有位退休工人提议每个退休人员捐出一个月的退休费,他没同意,因此,只在退休人员和外地工作人员中分别筹款4600元和800多元,参加集资和出义务工的也只有7组村民,7组村民集资1500多元,镇县政府都没有拨款。现在虽然路基修好了,但没钱足额支付推土机,没有在路面上铺上沙石。张多次到镇县,主要领导不接见他,他只能见到信访办的办事人员,他们答应向领导汇报。张找村干部,村干部也不理睬。而且,除7组组长外,几乎所有的村组干部都不认为张修通到杨陵的路是件好事,尽管村民们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村民们和村组干部骑摩托或自行车到杨陵都通过这条道路。截止笔者调查结束时,张还在为欠推土机的5000多元想办法,到杨陵的路还没铺上石子,雨天仍然不能通行。

www.wunong.net- 51$5 ZYb3 4})y(

有意思的是,随着时间推移,退休人员特别是离退休干部与现任村干部关系变得越来越不亲密,现在两者大多是井水不犯河水。1980年代初期,村干部在做出某项重大决策时,一般先要征求退休干部的意见,有时还将他们召集起来,请他们出谋划策;在执行诸如收税、计划生育等国家政策时也常常请求退休人员带头,并作好其子女的工作。现在,村干部决策时从不主动咨询退休干部的意见,在执行有关国家政策时也不再请求退休人员的支持和帮助了;退休人员一般也不再主动过问村干部的决策。据说,邻近的村的情况也如此。对此,双方的解释针锋相对。如张志学就认为:“现在的干部不如毛泽东时代的干部工作扎实,在毛泽东时代,不仅公社干部,即使县委书记和县长也经常步行到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现在村干部出门也要坐车,普通老百姓有事找乡镇,根本见不到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更不用说见县长和县委书记。如我离休20多年,多次到县里找过,就从没见到过县委书记和县长;现在干部办事不是真正地想为老百姓谋利,而是为了自己捞好处,不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事,即使群众迫切需要,也坚决不办,有时其他人办了,还不高兴,好像损害了他的利益似的。如我组织人修通了到杨陵的路,村干部就有意见。因为我办成了他们没成的事,让他们没了面子。”现任村支书则认为:“退休老干部习惯于毛泽东时代的行政命令,常常要求我们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方法来强制群众去干他们认为对群众有好处的事,如我们不听他们的,他们就认为我们是不愿为群众办事或是无能。老干部思想观念陈旧,不适应现代的形势,即使想办好事,也往往是办不了,有时还变成坏事。如张志学组织退休人员捐款修路,而且申明不找群众要一分钱,不要村干部插手。这本是好事。但由于没有经过科学预算和测量,到现在虽然道路修通了,但坡度太大,不能通车,摩托车上去也很困难;而且欠下了几千元的债务,债主经常找我扯皮。”

www.wunong.net- Sn|atW"HWo8+88}t

部分村民认为,村干部对老干部态度冷淡是因为老干部资格老、威信高,村干部不能为所欲为。笔者认为,新庄村没有债务、农民负担最高时也没超过亩平110元,可能与老干部离退休后回村居住,对在任村干部和乡镇干部构成制约有关。笔者在新庄村以外了解到的情况证实了这一猜测:武功县乃至关中的其他地方,干部、教师、工人退休后大多数回村居住,村级债务很少,农民负担一直没成为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的严重问题;江西赣南和湖南岳阳等宗族意识强的地区,在城镇工作的干部、教师和工人在退休后也回到他出生的农村养老送终,其村级债务和农民负担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www.wunong.net务农网- w3J1hZ"jJ&"fwEe)

从荆门农村,我们可以找到相反的例子。在荆门,不仅在城镇工作的干部、教师和工人退休后不会回到农村居住,而且,大多数村的书记、主任等主职干部在任职多年以后,也会将家搬到城镇居住和谋生。因此,荆门农村的债务和农民负担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其村级债务超过100万元的占相当比例,农民负担曾达到过亩平400元[2]。 www.wunong.net- y5zzVj7S}zibcb@9

因此,干部在卸任后的流向与村级治理的好坏有关。那些干部退休后回村居住的地区之所以村级治理比较好,不仅因为从城镇退休回到农村的国家干部能够对现任村干部乃至乡镇干部形成制约,而且由于他们打算在退休后回村,于是在任时就不得不重视村民的反映,就不敢过于明目张胆地为了私利而牺牲村民利益或为了一时的政绩而牺牲长远利益。相反,那些不仅乡镇干部在退休后不回农村生活而且村干部在卸任后也尽可能离开村庄的地区,其村级治理之所以比较差,不仅是由于在职的乡村干部缺乏老干部的制约,而且由于在职的乡村干部从没打算长期在村庄生活,因而不会重视村民的舆论,就容易为了私利而牺牲群众利益或为了短期的政绩而牺牲长远利益。 务农网- cz[GoMr)at1#A $t

  www.wunong.net务农网- lrvwxsc|bS@UokA9

--------------------------------------------------------------------------------

务农网- HHVPb+l!AI+7@(B7

[1]武功县政府公众信息网http://www.snwugong.gov.cn特产、民俗、方言 www.wunong.net务农网- aGGcasJMXSqh91}

[2]详细论述可参见:A王习明.农民负担为何屡减不轻:调研世界:2001年第2期;B贺雪峰,王习明.村级债务的成因与危害.管理世界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报2002年第6期、社会学2002年第6期;C贺雪峰,王习明.农民负担的现状与症结. 《中国农史》2003年第2期;D王习明.村级债务和农村税费改革——兼论县乡村财税体制改革.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1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