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自然村的庙会,几乎人人参加,不论男女老少,都有在庙会时到庙里吃中餐的经历,尽管仅是一碗素菜面条。老人也希望所有的人,特别是年青人,参加本村的庙会。他们认为,年青人参加庙会,可以学善,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孝心。因为所有神灵都主张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做坏事会带来灾难,做好事会得到神灵保佑,其中孝敬父母是人人都能做的善事。关中流传的俗语“完了粮不怕官,孝敬父母不怕天”就反映了这点。如关帝庙的石碑就以关老爷的名义劝村人:“敬天地,礼神明,尽忠孝,守节义,奉祖先,孝双亲,守国法,重师尊,爱兄弟,信朋友,和乡邻,教子孙。”并且说村人具备了这些精神,就可“岁岁平安”。大多数年青人(包括一些大学生和部分共产党员)虽然不相信这些,认为这是封建迷信,但也并不反对,并认为信神确实能净化社会空气,减少村民中的不善行为;相信鬼神总比什么都不信好。不论老人,还是年青人,都认为,近几年不孝行为减少与建庙办庙会有关。 www.wunong.net- S_2^Lu"XQz6%GOUx 大多数老人和部分中年妇女还经常到邻近的村庄参加庙会,他们一年要参加5—10个的庙会,其范围在半径10公里的圈子里,相当于人民公社时的小公社。老人喜欢参加庙会,原因有四:一是为了到庙里烧香敬神,做善事(即捐钱捐物做义工),认为这样做可给自己和亲人的今生带来好运,并在来世过上好日子;二是为了到庙会散心、看戏,现在大多数老人都很孤独——未成年的孙子在上学,成年子女大多都外出打工去了,农村里也没其他场所供老人活动,只能在庙会上与老朋友见见面、谈谈话;三是为了减轻家庭矛盾,现在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和40岁以上的中年人,每天都待在家里,容易导致矛盾;四是为了给庙管会某些成员的面子,庙管会成员大多是一些德高望重的人,有的在大集体时期担任过公社、大队干部,老人们大多认识,既然庙会是由庙管会组织的,参加庙会就是捧庙管会的场子。 www.wunong.net务农网- FM)Nkbe1MXt[L+yw 庙管会为使庙会办的隆重热闹,有的成立了念经会,农闲每晚都到庙里练习诵读经文,农忙时就在农历初一十五早晨到庙里诵经,庙会时就轮班诵读并讲习经文,这也是为了与教堂的有组织的定期活动——礼拜竞争,给老人提供了平时在一起的理由,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交流。如余家底关帝庙目前的能经常到庙里念经的成员就有10多人,大多是老人。有时还集资请人唱大戏,大戏要连续唱三天,连同生活开支需10000多元。每逢唱大戏,方圆几十里的人都要来观看,观众达到上万。如余家底关帝庙就在1994、1997年庙会时唱过两次,今年邻近的聂村的金仙观庙会就要唱大戏。 www.wunong.net务农网- H6:{Na)Y4duIg#"7
除了请人唱戏,大多数自然村还成立了如锣鼓队、秧歌队等群众性娱乐团体据说,解放前,村村都有锣鼓队,主要在春节和庙会时玩耍,文革期间被毛泽东文艺宣传队代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解散后,锣鼓等逐渐失落,1990年代,大多数村先后恢复。 务农网- QVD]5wdj*c8rJ)SF 余家底的锣鼓队是1992年成立的,其创建人是家在一东的镇企业办干部张国峰,他与一东、一西、一中各户族的权威人士协商后,决定由这3个组的村民捐资购买锣鼓家什。当年,村民捐资1400多元,张国峰自己出了400多元,购买了4面鼓、20对铙、5面锣、10面彩旗。成立后的头3年,人们很有热情,这3个组在家的中学生和中青年男子都愿意参加。每年玩耍前,都要集中训练几个半天,扛旗的以女学生为主,打锣鼓的都是中青年男子,妇女也跟着热闹,每次玩耍都有100多人参加。锣鼓队在春节和庙会时除了在本村玩耍外,还到镇上和外村玩耍。在镇上和外村玩耍,一般都有人给钱。锣鼓队用赚的这些钱又购买了一些器材,总共有了30对铙、10面小锣、6面大锣、6个号、8个小鼓、1个必须用拖拉机拉的大鼓、10面彩旗、80套衣服。3年后,人们便逐渐失去了热情,就不到外村玩耍了,也不串户了,只是在春节和庙会时在关帝庙和药王庙玩耍了。最近几年,男人们都喜欢打麻将了,凑不齐打锣鼓的人手了,没玩耍了,家什都放在张国峰家里。 (责任编辑:admin) |